2020庚子之年開局不利,中國大地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襲擊,全國上下都在全力以赴遏制新冠病毒。在瀘州市中醫(yī)院,全院上下都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斗,更有一群勇敢的中醫(yī)人,帶著必勝的決心,進入瀘州市傳染病醫(yī)院,奮戰(zhàn)在一線,與病毒抗爭。
讓我們跟隨逆行進艙勇士們的文字一起看看他們在艙內(nèi)的抗疫故事。(排名不分先后)
何成林 心血管科
參加傳染病醫(yī)院救治工作是我個人的意愿,第一次臨戰(zhàn)卻顯得那樣的倉促和狼狽。那是入艙工作第二天,接到通知轉診患者,在N95、護目鏡、面罩、隔離衣和防護服的層層包裹下,配合著毒辣的太陽,加上救護車密閉的空間,我在不到1個小時時間就開始出現(xiàn)頭昏、惡心。就是在這種不堪下完成了4小時的轉診,之后就是第二次、第三次.....。我逐漸熟悉在這層層包裹下去接診、去查房、匯報病情,按指示完成救治,也學會了將組織給予的關心愛護傳遞給病人,也為病人康復出院由衷高興。
何成林(右),在艙內(nèi)與同事合影
賈火生 內(nèi)五科(腫瘤科)
幸福人生,無非四件事:一是睡在自家床上;二是吃父母做的菜;三是聽愛人講情話;四是跟孩子做游戲。這種尋常的幸福事情,在當下,卻彌足珍貴。每天穿上隔離衣防護服工作六個小時,最難熬的就是最后一個小時。進病房前盡量不喝水但是總想去上廁所,帶上N95 口罩久了總讓人頭暈目眩,但是總算熬過來,當熬到瀘州清零時,我們一線都是情不自禁的眼淚奪眶而出,雖然隔離的日子枯燥無味,但是能選擇為了大家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,我覺得光榮和值得,雖然我不是共產(chǎn)黨員,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有黨性的覺悟,希望這場疫情盡快過去,恢復往日的平靜和美好,中國加油,世界加油!
牟春雨 骨二科
在平時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,在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下:護目鏡的氣霧、一層一層的手套、厚重的防護服等變成了技術難題,也讓我這個急性子必須沉住氣,不貿(mào)然行動,反復摸索,消除各種顧慮,以保證進針后能一針見血。每次成功后的喜悅都讓我忘了全副武裝的行頭帶來的不適。防護服為我們醫(yī)護人員拉起防疫線、隔離病毒、是我們的生命保障。當然,我也學著同事在防護服上寫下自己的鼓勵與希望,我希望我的視線恢復清晰,我渴望我的工作服不再笨重,一切的堅守只為一個目標,戰(zhàn)勝疫情,迎接春天的到來。
牟春雨護送治愈的病人出院
張靜 護理部護士
在進艙前,我一直對自己說就是換了一個地方上班而已。只是當一層一層的防護服穿在身上的時候,全身的“捆綁”感隨之而來。但是在這特殊的時刻,特殊的地點,更要堅持作為一名護士的慎獨精神!“慎獨”,語出《中庸》:“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獨也。”其意是當獨自一人而無別人監(jiān)視時,也要表里一致,嚴守本分,不做壞事,不自欺。
在艙內(nèi),我們在進行任何護理操作的時候,沒有人監(jiān)督,但是我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,自覺遵守護士準則,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。在任何時候也要堅持慎獨精神!
明天總會來臨,凌晨4點的月亮也很美,抗擊疫情,也有我的“披星戴月”。中國加油!
張靜在仔細核對醫(yī)囑,擺放口服藥
如果不是竭力對抗嚴冬,就不會感慨春天的溫暖?,F(xiàn)已山花爛漫,讓我們出走街頭,繁花與共!
編輯/林正宇 趙亮
審核/楊華